首页 新闻资讯 服贸动态

建设高精尖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北京打算这么干!

来源:服贸会

发表时间:2023.05.08

upfile

图片来源:cfp.cn

近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制定《北京市高精尖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根据征求意见稿,北京市将通过企业技术中心培优、产业筑基、机制创新搭台、中试验证加速、应用场景建设等五大工程,构建以“千优企业、百项筑基、十大领域重点平台”为核心的产业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到2025年,创建500家高精尖产业优秀企业技术中心,实现30项关键卡点突破;到2030年,创建1000家高精尖产业优秀企业技术中心,力争实现100项关键卡点突破。

锻造链主企业是实施百项产业筑基工程,夯实产业链的关键任务之一。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将聚焦“2441”高精尖产业领域,确定产业链链主企业,在产业空间、工业投资、技术改造、金融服务、土地和人才保障等方面加强保障。同时,定期梳理链主企业需求,一对一解决企业诉求。

重点领域卡点产品也是创新突破的目标之一。北京将支持链主企业制定卡点产品攻关路线图,凝练攻关产品参数、指标、产业化目标,以揭榜挂帅方式开展产品攻关;对存在多条攻关技术路线的产品,支持多家实施主体“赛马”攻关;以奖励、补贴等方式鼓励链主企业组织上下游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对解决北京链主企业需求并在京津冀范围内形成的联合攻关链条予以重点支持。

upfile

upfile图片来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官网

2022年服贸会期间举办了“海淀之夜”专场推介活动,呈现北京市海淀区数字经济和高精尖产业的发展情况。据介绍,“两区”建设一年来,海淀区84项重点任务中已有66项落地,实施率达78.5%;集中签约7个批次67个重大项目,拟未科技、红棉小冰、阿波罗智能技术、联影医疗等一批高精尖和国际化企业陆续落地。离岸创新创业中心建设不断推向纵深,已建立ANSO国际城市协同创新中心,巢生北京创新旗舰实验室正式运营;奇绩创坛、国际氢能中心、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等一批创新创业平台形成科创矩阵。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对全区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全区人工智能领域企业数量近800家,占全国两成,已建成5G基站3160个,18项数字新基建项目稳步推进。

本届服贸会上,北京市怀柔区发布了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基地建设情况。当前,怀柔科学城全面进入建设与运行并重新阶段,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29个在建科学设施平台全面提速,“十四五”科学装置设施平台加快布局落地。以怀柔科学城建设为重要契机,怀柔区着力发展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致力于把科学城建设过程作为科技创新的过程,打造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基地。怀柔区依托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新资源,产出一批关键技术和创新产品,实现国产可替代,支撑全国战略产业创新发展。

作为首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主平台中的“一区”,北京经开区在2022年服贸会上举办了科技创新生态主题发布会。据介绍,在集聚科技创新资源方面,截至2021年底,经开区共有经认定的研发机构364家,其中国家级25家、市级339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50家;在产业创新发展方面,2021年经开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748家,同比增长34.8%;在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方面,截至目前,经开区共有国家级科技孵化器8家、众创空间7家,经认定的城市更新园区和特色园区59家,中试场地超过100万平方米,公共技术服务平台59家。

广告推荐